連載二 | 源牌冰蓄冷技術設計與應用
2022-10-21
冰蓄冷系統應用
冰蓄冷系統的應用領域
冰蓄冷空調系統發展至今技術成熟,是“平衡用電負荷”的有效方法。可靈活運用到各個領域:
▲ 商業、民用建筑空調工程:作為調峰冷源,有效減少主機配置容量,利用冰蓄冷的“移峰填谷”效應實現供冷期運行費用的節省。
▲ 大型區域供冷工程:作為調峰冷源,節省運行費用;提供低溫冷凍水滿足遠端供冷需求;與大溫差輸配、低溫送風系統相結合,進一步節省初投資,提高空氣品質。
▲ 工業制冷:用于制藥、電子、化纖紡織等工業生產過程工藝冷卻、潔凈廠房空氣調節和舒適性空調等;用于溜冰場冷源等領域;實現移峰填谷,節約運行電費;
▲食品加工:屠宰場及肉加工廠冷卻肉的生產;汽車、火車、輪船的冷藏運輸;用于奶牛場鮮奶急速冷卻設備、乳品加工廠的生產過程冷卻等;用于中心廚房為保障食品質量和人員舒適的冷卻工藝等。
▲ 電力發電工程:用于燃氣輪機的進氣冷卻,利用冰蓄冷技術夜間儲冰,白天高溫時冷卻燃氣輪機的進氣溫度,以提高發電機組的功率。
▲應急冷源:包括重要計算機數據中心、手術室、重要劇院、電視臺演播室、電話交換中心、彈藥貯存、重要物資的冷藏等,目的是在主空調系統因故停止運轉時,繼續供應冷量。
▲與光伏、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配合使用,光伏等發電高峰時制冰儲存,在光伏等發電能力不足時融冰釋冷。
冰蓄冷系統的使用條件
▲ 執行峰谷電價,且差價較大的地區;
▲ 空調冷負荷高峰與電網高峰時段重合,在電網低谷時段空調負荷較小的空調;
▲在一晝夜或某一周期內,建筑物的冷負荷具有顯著的不均衡性,并經常處于部分負荷運行的空調工程或有條件利用閑置設備制冷,如周期性使用或間歇性使用,使用時間有限,使用時間內空調負荷▲ 電力容量或電力供應受到限制的空調工程;
▲ 有避峰限電要求必須設置應急備用冷源的場所;
▲ 要求部分時段備用制冷量的空調工程;
▲ 要求提供低溫冷水,或要求采用低溫送風的空調工程;
▲ 區域性集中供冷的空調工程。
系統功能特點
冰蓄冷技術從能量的利用角度可理解為錯峰用能,既減少了主機配置容量又減少了電力設施的增容容
量。其能量平衡關系可理解如下圖:
冰蓄冷系統能量平衡關系圖
冰蓄冷系統性能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能源側的宏觀效益
▲ 轉移電力高峰期的用電量,平衡電網的峰谷差,提高發電機組效率;
▲ 減少新建電廠及電網投資;
▲ 減少環境污染,有利于生態平衡;
▲ 有利于提高光伏、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,起到用戶側電力負荷靈活調節的作用,是我國發展綠色電力不可缺少的儲能措施。
用戶側節省運行費用
▲ “移峰填谷”用戶可利用峰谷電價差,節省大量的運行費用;
▲ 減少在電價高峰期主機、冷卻塔及冷卻水泵的電力消耗;
▲ 設備滿負荷運行比例增大,充分提高設備利用率和效率;
▲ 可實現大溫差供冷,減少冷凍水泵能耗;
減少制冷設備及配電容量
▲ 減少制冷主機裝機容量,減少冷卻泵、冷卻塔裝機容量;
▲ 減少制冷劑充注量,碳排放量大幅降低;
▲ 減少電力增容費用,減少相應的電力設備投資;
提高空調系統舒適性與節能性
▲ 可采用低溫送水,室內快速制冷,更節能;
▲可采用低溫送風,除濕效果快速,更舒適;
▲配合溫濕度獨立調節系統,作為新風除濕冷源,可以提高系統整體能效。
增加制冷系統可靠性
▲ 可作為應急冷源,停電或主機故障時可利用自備電力啟動水泵融冰供冷。